武职研学班创新“环保公益+研学实践”沉浸式课堂,探寻长江大保护育人新路

来源:SUNBET申博发布时间:2025-05-30浏览次数:11

新闻网讯(通讯员 吴逸云 郭航)5月29日,为庆祝“522世界生物多样性日”的到来,研学24301班以“保护长江,守护江豚微笑”为主题,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环保公益+研学实践”沉浸式公益科普课堂活动,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生态保护需求同频共振的新路径。

理论与实践融合,沉浸式体验长江生态保护

在“江豚守护者”段茜茜的带领下,员工们通过理论学习、户外实践与艺术创作,完成了对长江大保护主题的深度探索。活动前,团队精心设计《留住江豚的微笑》研学手册,涵盖江豚习性、垃圾分类及个人环保行动指南等内容,为实践奠定理论基础。

在研学教室,李佳乐同学以江豚生存现状为切入点,通过视频、数据与互动问答,揭示长江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峻挑战。刘琳同学通过“非法渔具识别挑战赛”,让同学们认识到了非法渔业的严重危害。“江豚现存数量仅约1249头,比大熊猫更濒危!”触目惊心的数据引发员工深思。员工们在研学手册上记录下关键信息,并围绕“垃圾入江对江豚的影响”展开讨论,提出“减少塑料使用”“垃圾分类管理”等建议。

       环保行动落地,践行生态责任

受极端天气预警影响,原定汉口江滩“净滩行动”改为校园“无痕山野”,但同学们热情不减。团队成员分发垃圾袋与手套,分组清理后山步道及林间的废弃纸、包装袋等废弃物。团队划分责任区,使用可降解工具分类收集垃圾,并记录塑料制品占比(达65%)。长江环保实践团队成员段茜茜强调:“无论江畔还是山野,减少垃圾入河是保护长江的重要措施。”此举将环保意识从“特定场景”拓展至“日常行为”。

清理活动结束后,员工们还举行了垃圾分类称重比赛,进一步强化环保意识。通过亲身参与垃圾清理和分类,员工们深刻体会到环保行动的重要性。

艺术赋能,传播环保理念

晚间,研学班回归教室,以“保护长江·守护江豚”为主题创作手抄报。员工们融合江豚插画、生态修复知识及个人倡议,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可视化的环保宣言。“我们要保护环境,还给江豚一个家”,员工徐炜靖感慨到。色彩斑斓的画面中,“长江大保护不是口号,而是每个人的行动”成为共同心声。

深化产教融合,探索育人新路径

本次活动是研学班深化产教融合的又一创新实践,通过“理论教学+实践行动+艺术创作”三维联动,既强化员工生态保护意识与实践能力,更打通了校企协同育人双向通道。未来,研学班将持续推进“双师型”教学团队建设,计划与环保机构共建生态实践基地,并引入虚拟现实(XR)生态保护实训平台,为现代生态保护事业输送兼具国际视野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。

活动尾声,指导教师吴逸云指导员工复盘课程设计与实施时总结道:“从长江岸线到校园后山,改变的是地点,不变的是对生态保护的初心。今日长江环保实践团队策划的净滩行动虽未临江,但同样让员工们意识到——生态守护无边界,每一片土地都连着长江。”员工们通过这次活动,自愿成为生态理念的传播者与践行者,用行动守护长江的微笑。

审核:蒋永业